學習路上|小學生如何提升自然科的學習成效
課外
▌在自然中學習
自然科,當然就是與「自然」相關的各種知識,在自然中學習是最簡單的方式。同樣的,社會科也是一樣的道理,自然在自然中學習,社會在社會中學習。
具體來說,可以有這些作法:
① 學齡前要玩得夠
許多物理現象,是從玩耍之中去感受的。在拉扯跑跳擺盪丟接之間,感受力的作用;在春夏秋冬風雨冷熱之間,觀察自然的變化。實際看過、摸過、經驗過,運用各種感官去體會的,會更容易被記得。
這些經驗會內化而形成直覺,當你問孩子為什麼會知道這些知識,他自己也不見得答得出來緣由。
儘可能讓學齡前的孩子每天都有在戶外玩耍的時間,去感受風,感受太陽,感受大自然的一切。
② 經常造訪大自然
大自然,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遙遠。
小小多山的台灣四面環海,能夠體驗的地貌環境非常多樣化。有三天以上的假期就可以安排外縣市的旅行,在旅行中加入大自然的行程。週末則安排可以當天來回的郊山、濕地、溪河、海邊、農場、自然公園。離我們最近的,每天都會經過的社區中庭、鄰里公園、甚至是校園,其中也都有大自然。
在大自然中,培養觀察及感受的能力。
即使是坐嬰兒車裡的幼兒,靜靜地停在公園,他也能找到樂趣,落下的葉子,飛過的蝴蝶,聽見的鳥叫聲,光線的變化,飄過的雲朵...,不勝枚舉。
即使不認識花草樹木,蟲鳥蝶蛾,也可以練習觀察這些生物的特徵與不同。仔細觀察,你能發現一片乍看是綠色的草地,可能就有好幾種不同的野花野草;一座社區小公園內,可能有好幾種不同的樹木。
重點是養成「觀察」的能力,接著依興趣而為,知道這些生物的名字並非必要,僅只是錦上添花。
③ 參加自然觀察課程
參加有專業老師的帶領的步道課、動物園課、昆蟲課、賞鳥、生態解說、農村體驗...。
好處一是可以彌補自身知識方面的不足,讓孩子有專業人士可以直接請教。二是排定的課程相當於半強迫走進大自然,不會因為天氣太冷太熱下雨而偷懶取消。三是可以拓展不同的視野,有些地方我們可能從來沒想過要造訪,透過專業老師帶領我們開拓新的自然景點。
④ 善加利用相關展館機構
博物館、科教館、天文館、動物園、植物園、生態綠園、生物研究中心、生態保育園區、自然公園、國家公園...,這些場館地點都會有相關的資源活動可以利用參與。即使沒有參加活動,光是走走看看也是很棒。若是不知道如何規劃假期,這些地方會是好選擇。
花市、市集、農場、苗圃...,也是很適合親子的週末活動安排。
去認識各種跟自然有關的協會,並選擇你喜愛的主題去捐款支持。這些非營利組織通常會舉辦各種講演座談,比方說,荒野保護協會有提供在地的自然解說。
▌透過書本及雜誌廣泛閱讀
孩子說,班上自然科和社會科表現不錯的同學們有一個共同點:都喜歡看課外書。
① 雜誌
我們從三歲開始,依照適讀年齡,陸續訂閱了各種兒童雜誌,從新小小牛頓到Newton Kids、從小太陽、小行星、到未來兒童及康軒。大致上維持每個月收到2-4本雜誌的份量。
不確定孩子是否喜歡的話,可以先索取試閱、書店購買單期試閱、去圖書館借閱。學校及各地方圖書館都有兒童雜誌,可以多加利用。先讓孩子試試再做決定。
雜誌包羅萬象,能夠增廣見聞;而且有提供音檔,讓還不會自行閱讀的孩子可以選擇用聽的。當孩子在家而我忙於家事時,他們就會自行播放CD或音檔,邊聽邊翻閱雜誌樂在其中。
② 閱讀
有閱讀能力就有自學能力,閱讀可以帶領孩子往有興趣的領域持續深入學習。
除了讓孩子依興趣廣泛閱讀之外,我會主動提供與目前學習相關的書籍做為延伸閱讀。
-
課內
如果我們姑且將小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學校的考試來定義,可以怎麼做來提升考試成績呢?有兩個最基本卻也最有效的方法。
▌在上課時認真專注
小學的校內期中期末考試範圍小而明確,由於同一個年級同一份考卷,考試內容絕大部分會出自於課本。即使是素養題,所考的概念不會脫離範圍。
因此,在課堂上專心聽講就能事半功倍。
▌從作業和考試發現問題
透過孩子的課堂習作及小考考卷,可以即時了解孩子目前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。
釐清孩子所犯的錯誤類型,是粗心?觀念不清?誤解題意?不夠熟練?或是考試技巧不足?先了解問題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。
-
以上分享,
祝福大家!
留言
張貼留言